模型抗原-DNP偶联蛋白产品简介:DNP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研究中的半抗原,常用于标记一级或二级探针。通常,小分子半抗原(例如,化学物质、药物、抗生素或多肽)需要与大型载体蛋白(如牛血清白蛋白BSA、卵清蛋白、甲状腺球蛋白、类毒素等)偶联后,才能有效诱导抗体生成。当前对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理解,多依赖于抗体-半抗原模型的研究,而DNP基团则是经典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使用DNP-蛋白偶联物(例如DNP-KLH或DNP-BSA)免疫多种哺乳动物,能够有效产生针对DNP及其连接氨基酸侧链的特异性抗体。
免疫应答机制:免疫应答的核心在于抗原与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,能够通过诱导抗体生成来中和潜在的致病性抗原。目前的研究表明,抗体反应的理解多基于抗体-半抗原模型,其中DNP被视为经典的单抗原模型。以DNP-蛋白偶联物进行免疫时,可以产生针对DNP及其偶联氨基酸侧链的特异性抗体。
模型抗原的应用:在免疫缺陷动物的免疫状态评估中,模型抗原用于研究添加物质(如佐剂)的影响。常见的模型抗原包括:蛋白质类(如中等大小的卵清蛋白(45kDa)、牛血清白蛋白(65kDa)、甲状腺球蛋白及钥孔血蓝蛋白(KLH,分子量超100kDa至数百万Da))以及DNP-蛋白偶联物(如DNP-白蛋白或DNP-卵清蛋白,每分子约含40个DNP基团),适用于制备针对DNP、血蓝蛋白或BSA的特异性抗体。
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:DNP免疫后,不同动物品系及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抗体量和类型(IgG、IgA、IgE、IgM)存在显著差异。实验变量(如DNP制剂的纯度与供应商、单次注射剂量、给药途径(肌注、静注、雾化、脂质体包裹、聚合处理等)、免疫频率(单次或多剂量))都可能影响特定抗体类别及其表达水平。
产品应用:DNP诱导的抗体广泛用于评估正常或免疫缺陷动物的免疫功能,尤其在过敏性疾病(如哮喘)的免疫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。储存与稳定性方面,产品可在常温运输,短期保存于2-8℃,在-20°C条件下可保存达6个月,需避免反复冻融。
产品信息:品牌货号和相关产品名称如下:
如需了解更多产品详情,请联系俄罗斯专享会284的中国区总代理北京博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